光圈的是一組製作在鏡頭裡面可以活動的葉片,光圈越大,鏡頭裡的葉片開放越大。所謂「最大光圈」,就是葉片毫無動作,讓可通過鏡頭的光源全部跑進來的全開光圈。反之光圈越小,葉片就收縮的越厲害,最後可縮小到只剩小小的一個圓點。
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們人類眼睛的虹蟆,是用來控制拍攝時,單位時間的進光量,一般以f/5、F5或1:5來標示。以實際而言,較小的f值表示較大的光圈。
光圈除了可控制光線的明暗外,對於影像的景深也是會有影響;『景深』也可說是影像的銳利度,大光圈時影像的銳利度較小,小光圈拍攝則較大。
光圈除了可控制光線的明暗外,對於影像的景深也是會有影響;『景深』也可說是影像的銳利度,大光圈時影像的銳利度較小,小光圈拍攝則較大。
光圈值(F number) = 鏡頭焦距(mm) / 光圈口徑(mm)
光圈值,是鏡頭的焦距/鏡頭通光直徑得出的相對值(相對孔徑的倒數)。例如針對50mm的標準鏡頭而言,最大的通光直徑為29.5mm,其最大光圈的計算值為50mm÷29.5mm=F1.7,這樣就能夠理解同一變焦鏡頭在不同的焦距下,雖然最大的通光直徑相同,但是換算之後其最大光圈是不同的。
光圈值,是鏡頭的焦距/鏡頭通光直徑得出的相對值(相對孔徑的倒數)。例如針對50mm的標準鏡頭而言,最大的通光直徑為29.5mm,其最大光圈的計算值為50mm÷29.5mm=F1.7,這樣就能夠理解同一變焦鏡頭在不同的焦距下,雖然最大的通光直徑相同,但是換算之後其最大光圈是不同的。
光圈值是以 f 值來表示,f 值愈小光圈口徑便愈大,反之逆然。最常見的 f 值有 f/1.0、f/1.4、f/2、f/2.8、f/4、f/5.6、f/8、f/11、f/16、f/22
等,光圈值每一級的比例是平方根2 ,f/2.8 比 f/4 的通光量大一倍,f/4 又比 f/5.6 的通光量大一倍,如此類推。
舉例說,若 f/4 配合 1/500
秒可獲得正確曝光,使用 f/8 時便需要將快門調較至 1/125了。光圈值不但影響鏡頭的通光量,亦會影響影像的景深,光圈值愈大(即 f 值愈小)景深便愈淺。
光圈F值 = 鏡頭的焦距/鏡頭口徑的直徑。這是一個比值而不是一個有具體單位的數字。各檔光圈值的平方構成比值為2的等比數列1.0^ 2 =1.4^ 2 =2^ 2 =2.8^ 2=
84 ^ 2= 16前面的數字是光圈值,以一檔步進,運算完成就構成等比數列了。
另外,當你的有效孔徑大於焦距時,光圈值就會小於 1 。常見的量產型超大光圈值的鏡頭是Canon在1961年8月出品搭在於Canon 7(Rangefinder Camera的雙眼相機)上的50mm / f=1:0.95,這顆鏡頭大到不行,有效孔徑居然是52.5mm,因此在50/52.5=0.95的超大光圈值就產生了,即使到了現在四十幾年過去了,這顆傳奇性的鏡頭仍舊十分具有話題,這也是產量最大的超大光圈鏡頭。
資料來源:
Yahoo!知識
good, very clear but you still didn't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stop and why they are always 1.4, 2, 2.8......
回覆刪除